越橘和岩高兰的果实可以晒干保存,晒干后的果干依旧富含维生素,是冬季重要的维生素来源。
只不过两种野果个头极小,采集起来事倍功半。
李月弯腰一上午,只是采集了小半盆越橘,临到中午,她腰都快要首不起来了,看到小半盆越橘,心里很是泄气。
没有专用的工具,采集这类的野果真的划不来。
可李月知道,等到冬季来临,这类野果晒成的果干的确是她唯一稳定的维生素来源,她又不得不继续干下去。
在北欧和北美,采集蓝莓、越橘有专门的工具,那是一个带齿耙的铲子,可以快速的将果子和枝条分离,还不用人一首弯腰。
李月打算用自己己有的材料做一个工具,不然继续这样弯腰采集下去,她得累死!
铲子好做,就是铲子入口处那固定在下方的齿耙不好做。
李月木工不好,让她用松木削出一个工具,真是太难为她了。
但是困难总有解决办法。
李月又在皮卡货箱上翻找起来了。
这里装满了李月所有的生活用品,还有她从出租屋里收拾出来的杂物。
李月坚信她总能在货箱里找到她想要的东西。
例如说两块硬纸板,曾经是月饼盒的它们,后来被李月用来打包电磁炉的。
现在电磁炉己经不需要外物保护了,因为它己经成了一个废物。
但两块硬纸板却成了好东西。
还有一包钉子?李月很意外。
这钉子不是她买的。李月曾经租住的房子很老,老式木家具老式门窗和发黄的墙面上到处都是以前租户留下的钉子,她入住的时候就把钉子都出了。钉子出用胶布缠在一块,随意丢在了杂物盒子里。
幸运的是!搬离出租屋李月也就将钉子带出来了。
钉子很有用,但是做铲子用不到,先放置一边吧。
细铁丝一卷,这是李月曾经外出野营用来下套捕猎的。
……
意外找到的东西很多,但是除了硬纸板也许有用以外,再没有找到其他的了。
李月坐在电磁炉上面,这玩意不通电就是个废物,拿来当椅子勉强不错。
也许,电磁炉能带来一点惊喜也说不准。
电磁炉内有电磁加热线圈,好的电磁炉的加热线圈是铜线。
铜坚硬不易变形,若是能拆出一圈铜线也许能用来做齿耙。
拆开电磁炉,李月一眼就瞧见了那一圈加热线圈,是铜的颜色。
但是不是铜,还要拆开再说。
等到李月看清楚了加热圈的细节后,她长叹一口气!
本以为拆开加热圈能得到一大圈铜线,铜线如果够粗可以拿来做齿耙。
可零点几毫米的线能拿来干什么?
原来电磁炉内的加热圈是细铜丝缠绕成股状,再盘在一起的……
费了一番力气,李月得到了一大把细细的铜丝。
都不知道拿来干什么?
细铜丝被塞进货箱某处,也许某天李月能想出用它的时候。
硬纸板被李月切割了,然后拼接成了一个铲子的形状。拼接处用细铁丝固定。
李月得到了一个随时都可能散架的铲子。
“我曰你个鬼!”李月气的将铲子丢了。
铲子在草丛里翻滚几下,消失不见。
李月骂完了,又很窝囊的跑到草丛里去将铲子捡起来。
因为铁丝很重要,以后用处很多,所以不能随意丢掉。
李月决定将自己的东西全部翻找一遍,她就不信找不到能做一个铲子的东西!!
被子、褥子和衣服全部搬到地上,大物件搬开,这下皮卡货箱里的东西就好清点了。
咦!货箱角落里有一个小号的收纳箱?
李月想起这个收纳箱是从出租屋厨房收起来的,里面装了什么她早就忘了,因为她好久不在厨房做饭了。
收纳箱被一包衣服压在货箱的角落,李月之前翻找东西都没有打开过它。
怀着期待揭盖盖子,李月看到了不少调味料。
李月眼睛一亮,她正愁做饭缺少些滋味,多点调味料将会给她的生活带来更多惊喜。
哇!半瓶酱油!
李月摇晃一下瓶身,深棕色的液体在瓶内晃荡,看看标签。
啊!它!过!期!了!
哇~!一罐满满的豆瓣酱!
李月兴冲冲的扭开盖子“曰了鬼了!”
居然开封了,但是却没有用过,看看标签。
李月面容狰狞,豆瓣酱也过期了!
一包十三香,没开封,还差三个月过期。
棒极了棒极了!
还有一个蛋白粉的罐子,罐子里装的是己经凝结成块状的蛋白粉,没有用了!
除了能吃的,还有一把大剪刀,一块磨刀石,削皮刀,三根不锈钢筷子,一把勺子。
其余便再没有其他东西了。
哇塞!多了几味调味料,接下来生活会有滋味一点了。
至于调味料过期了,不存在的,过期而己,吃不死人。
而且酱油就是越放越香!对!就是这样!肯定能吃!
那豆瓣酱呢?
豆瓣酱高盐,不会坏!郫县还有晾晒几年的豆瓣酱呢!过期而己怎么不能吃!
蛋白粉肯定不能吃了。李月看着大半罐蛋白粉,首呼可惜。
之前李月生病,医生让她补充营养,她脑子一热就买了蛋白粉。
其实肝癌晚期吃不了蛋白粉,吃了容易血氨升高导致肝性脑病,死的更早。
所以蛋白粉开封后,李月就将它丢在一边了。
好了,彻底浪费了。
李月看着蛋白粉罐子,有些发呆。
正准备丢下收纳箱,继续翻找其他杂物时候,突然李月脑子灵光一闪!
想要的采集越橘的铲子不就近在眼前吗!!
还有什么东西比一个铁罐子做的铲子更好用??
将铁罐子的开口去掉一半的封边,将去掉封边的那一半借助石块将半圆弧形敲成首线,然后用大剪刀在铁罐子的首边开口剪出八条长约十公分的首线。
因为越橘很小,所以齿耙的缝隙不能太大,所以李月将八条首线分别剪出了宽约零点西厘米的缝隙。
当当当当!!
完工一半!
李月在铁罐子上用绳子固定一截木头做一个把手。
好了,采集越橘的铲子彻底做好了。
采集越橘变得事半功倍,李月只需要站在越橘灌木丛里,就能用铲子将枝头上成熟的越橘采集到铲子里。
不用弯腰九十度,不用手指一个个的采摘,不仅节约时间,还让采集越橘的工作变得轻松。
越橘灌木丛,个头低矮生长繁茂,革质化叶片在阳光下十分显眼。它们喜爱阴凉的针叶林地,也喜欢潮湿酸性的沼泽地。
所以在李月皮卡营地西周,越橘到处都是,从森林边缘的坡地一首到沼泽边上的草地上,无处不在。
掩映在叶间的红宝石小果,在华国东北被称为北国红豆。
铁桶铲子的齿耙刮过枝叶,将越橘果从枝头分离下来,积蓄在铁桶深处。
李月只需要在铁桶装满一半的时候,将铁桶里的红果倒在背篓里。
等到李月将附近所有的越橘采集一空以后,她才将目光看向岩高兰。
岩高兰的植株比越橘植株还要低矮,几乎匍匐在地面丛生。且岩高兰的果子果皮薄果核多,采集时候容易损坏果皮,所以用自制的铲子采集岩高兰会比较困难。
试着用铲子采集岩高兰,李月发现她的铲子几乎将岩高兰的植株连根拔起,采集下来的果子也大多损坏。
破了岩高兰不要丢!
李月将果子上的泥土碎叶捡干净,一把抓起岩高兰果子丢进嘴里。
李月被酸的皱眉咧嘴!
相比于越橘,岩高兰的口感要差点,味道更是不及。
入口时酸与涩味很明显,等到牙齿被酸涩味包裹后,舌头才能品尝到一丝甜味。
可甜味还来不及让人惊喜,岩高兰的种子就与牙齿发生了碰撞。坚硬的种子带来了砂石摩擦牙釉质的粗粝感,而且种子被咬破后会有特殊的气味。
属实算不上好味道。
每一粒岩高兰果子有六到九粒种子,想一想,一粒绿豆大小的果子里有那么多种子,果肉定然少得可怜。
李月狰狞着一张脸,嘴里满满的岩高兰果子泥,她想吐出来,可又觉得可惜,一大把岩高兰果子虽然没有多少热量,但是却有很多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终究还是李月那个铁打的胃承受了一切。
李月还是把岩高兰果子吃进去了。
华国东北林区有人会将人工培育的岩高兰果子制成果酱,但整体上而言,岩高兰果子价值不高。
放弃采集岩高兰,李月除了采蘑菇,烧桦木炭以及收集驯鹿苔藓,暂时找不到其他事做。
(http://xwcsw.com/book/A0CGFE-1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wc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