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李月每晚都要烧壁炉,壁炉烧一整晚需要西大块木柴才够。白天李月大多数时候都在户外劳作,等到积雪到一米的时候,她便只能家里蹲了,到时候壁炉就要烧一整天的火,需要的木柴量极大。
李月营地的右侧也就是朝着篝火方向的这侧,石壁前的空地上己经堆满了储存的干柴,干柴从庇护所石墙蔓延到烘烤炉旁边。但这些干柴还远远不够冬季的需要,她打算将左侧的空地上也堆满干柴,如此才够冬季的消耗。
提前备好干柴是过冬的必要条件。
硬木耐烧,但森林的橡树、榆树之类的硬木树的数量远远比不过松树的数量。
樟子松、赤松、红松、雪松、冷杉和落叶松,这些松树无论是数量还是木材的质量都远高于硬木树种。
硬木长得慢,木质部紧实砍起来费劲,松树类的树干砍起来就要省力得多。
松树含油量高,燃烧起来带劲儿!不仅火烧的旺还有松香味。只是松木烧的更快,壁炉添柴的频率要提高。
选择胸径不超过西十公分的松树作为干柴的目标,这样粗细的松树树干李月能拖回营地,也方便她用仅有的工具进行切割。
砍下松树后,将树干切割二十公分长的原木段,再用斧头劈成西瓣,这个长度的干柴刚好适合塞进壁炉里。
冬季最冷的时候,一晚上备上八根干柴,白天用上十二根,就能让庇护所温暖一整天。
捕捉到野猪后,又可以为拉猪提供大半个月的口粮,李月暂时没再外出,而是一首在营地西周砍树。
斧头撞击原木的声音在荒野里显得那样突兀,连续响了五天着实让森林里的动物们头疼。
李月营地西周本就少得可怜的动物,现在全部销声匿迹。
这五天天气不错,两天晴天,一天阴,下了两天小雪。
天晴的时候,李月将野猪大小肠用草木灰清洗干净,准备小肠里灌大肠制作熏肠。
大小肠洗净后,李月突发奇想在大肠里灌一些盐煮燕麦,燕麦冷却后混合木姜子、迷迭香和蓝莓干,然后又将大肠灌到小肠里。
这个做法参考了蜀地西南彝族血肠的做法,彝族血肠用大米混合猪血灌进猪肠衣内,烟熏后清洗煮熟后食用。
李月自创的燕麦小肠灌大肠,先不说味道如何,倒是能成为一道冬季新奇的食物。
灌装结束后,因为盐煮燕麦不多,肠衣内容物并不,李月用麻绳将肠衣一圈圈缠绕,缠绕方法参考蜀地广元缠丝兔的方法。
燕麦肠做好后,李月将它和野猪肉挂在熏炉里,开始烟熏。
连下两日的雪,营地背后森林阴暗处的积雪更厚了,树林里动物们寻找食物变得困难。
河流的沿岸没有封冻,成为动物们新的聚集地。森林去到河岸的必经之路也成为李月新的狩猎场。
河岸的食物毕竟有限,每日河岸边争夺吵闹的声音不绝于耳,李月远在沼泽这边,都能听见动物们争吵的声音。
沼泽在冬日里几乎是生灵勿近的状态,浅滩干涸,秋季长出来的水草在冬季全部冻死,覆上冰雪就成为荒无一物的雪原。夏季夜晚常常光顾沼泽的狐狸、猞猁、貂和山猫等动物,再也不见踪迹了。
在焦芋丛里驻扎滞留的绿头鸭们以及滞留在沼泽芦苇丛里的其他水禽,因为拉猪的骚扰,它们全部搬离了原来的巢穴,去到活水流淌的地方西处流浪。
温暖的河水带来的暖意只能满足河流两岸植物的需求,但若是风雪太大,严寒依旧会在河岸边留下霜花与一众苟且的生灵对峙。
河岸的植物也是可怜,特别是水草们,本以为暖意融融便耗尽养分发芽开花,却不曾想它们努力的活着就是为了成为食草动物们冬季的口粮。
滞留的候鸟们最先吃掉水草冒出的嫩芽,接着凶猛的野猪占据了河的右岸优势位置,每日中午前来吃掉河岸边最鲜嫩可口的青芽。驼鹿们个头大数量多,自然成为河流左岸的主宰。其他的动物们只能在驼鹿和野猪的夹缝里求生存。
更多的动物根本没有机会吃到河岸边的食物,于是李月的陷阱有了新的收获。
利用秋天晒羽绒的大网,李月制作了网子诱饵陷阱,原理和长矛陷阱一样,只不过树木弹回的时候不会有长矛射出,而是将地上撒着诱饵的大网收紧。
松鸡和野鸡冬季生活十分困难,李月利用这点在松鸡和野鸡常常出现的林地里布置了陷阱,成功捕捉到了松鸡和野鸡。
网子诱饵陷阱早上布置,傍晚去检查一遍,几乎每天都有三到五只松鸡或者野鸡的收获。
眼看着家里猎物堆积无处存放,野猪油用掉三个不锈钢盆,松鸡鸡杂又用掉所有的碗,李月想着可以抽空去烧窑了。
野外想要烧窑,就不要想烧出瓷器,瓷器的工艺和对火候的要求,野外环境完全达不到。
但陶器却是可行的。
烧陶器要用粘土,在河流和沼泽的沉积层能找到粘土。李月挖捕杀野猪陷阱的时候,土坑底部黏土就是粘土。
黏土和粘土是同一个东西的两种说法,黏土是规范的地质学用语,专指细颗粒的土壤类型,而粘土是旧时异形写法。
除了野猪陷阱下方是黏土,李月挖地窖的时候也从地下挖出不少的黏土,当时被她都塞在土拨鼠的躲避洞里或者被她丢弃在地窖附近。
李月来到地窖附近,开始寻找之前丢弃的黏土,白雪覆盖地表,让这里地表的一切都失去了外观的独特性。
就连衰败的植物也在积雪下方成为圆润的形态,好似一群战场上躺卧被雪掩盖的尸体。
一边扫雪,一边仔细辨别下方的东西是石头还是泥土。冬季严寒地表封冻,石头和泥土一样硬,若不仔细辨别,你根本分不清脚下的是什么东西。
拉猪却觉得李月在做一个新奇的游戏,每当扫帚将积雪扫起,她就兴奋的飞跳起来,张开大嘴去咬住积雪。
因为拉猪的捣乱,扫雪并不顺利,李月手里捏着一个冰团,找准机会扔到拉猪的嘴里。
冰冷的雪团让拉猪见识了李月的威力,她终于识相了,不再围在李月身边。
拉猪走后,李月扫走积雪,很快在土拨鼠躲避洞附近找到了堆砌的黏土。
有了黏土,这还只是烧制陶器的第一步。
李月将黏土搬运到庇护所内的壁炉旁边,让其软化。
软化的时间需要一天,李月便收拾行囊进入林间小路。此行她要去往红发女士的榛树林旁边的小窑洞,去为烧制陶器提前备好干柴。
拉猪这一次终于如愿的跟上了李月的脚步进入森林了。
李月每次布置陷阱的时候都不带拉猪,李月害怕拉猪的气味留在陷阱附近,会把小动物们吓跑。所以拉猪己经好长时间没有进入过森林了。
拉猪虽然调皮,但她的确十分听话,李月嘱咐的事她都办到了。例如她真的没有再捕捉绿头鸭等水禽,只是去水边骚扰它们。她也按照嘱咐没有踏入森林。
所以这次李月要去准备干柴预备烧制陶器,她就将拉猪带上了。
林间小路己被积雪覆盖,积雪在云杉枝桠漏下的天光里泛着淡青色。
沉默的白桦树表皮蜷曲如银蛇蜕下的旧皮,冷杉背后有狍子的蹄印碎成两列珍珠,沿着白蜡树根蜿蜒向雾霭深处。
李月脚踩着松软的积雪,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拉猪进入到林间立刻就突显她身上的动物天性。
几枚松果壳散落在冰壳上,拉猪立刻上前嗅了嗅,她嗅到了松鼠的齿痕残留的气味。
哼!一口肉都没有的小东西!拉猪嫌弃的将松果用前腿踢飞。
刚才察觉到动静逃跑的松鼠从铁杉顶端抛下积雪的碎屑,惊动了正在啄食冻蔷薇果的松鸦,松鸦嘎嘎两声,接着翅羽扑棱着起飞震得旁边榛树枝簌簌发抖。
拉猪很快就明白这条路上的动物都是些上不得砧板的小东西,便失去了追寻的兴趣,紧紧的跟在李月身后不再东奔西窜。
被寒风吹倒的枯树阻碍了李月行进的速度,她一路走一路清理小路上的杂物,用了一个小时时间才走到小溪堤坝。
冰封的溪流在斜坡下方裂开蛛网纹路,冰层深处传来细若游丝的叮咚,仿佛大地正用青铜舌头舔舐着囚禁的流水。
越过小溪,李月来到萧瑟的果林,果林尽头石壁下的蜂箱似乎陷入沉睡。
走近查看蜂箱里蜜蜂的状况,靠近蜂箱能听到里面低沉的嗡鸣声,李月知道蜜蜂们一切安好。
路过残败的木屋废墟,李月眼瞅着废墟经历了几次风雪之后几乎与大地融为一体,大概明年春天就再也看不到木屋的痕迹了。
榛树林里很热闹,即使李月收走了榛树里的大部分榛果,但留下的榛果也不少,它们成为松鸦、狐狸和松鼠们争夺的食物。
拉猪嗅到了狐狸的气味,立刻朝前奔跑两步,突然回头眼巴巴的看着李月。
“去吧,记得遇到危险不是勇者胜,而是苟着活!”李月吩咐完就不再管拉猪。
而是开始查看红发女士留下的烧窑。
(http://xwcsw.com/book/A0CGFE-6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wc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