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休止符中的杂音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章 休止符中的杂音

 

时间如同舒缓的溪流,悄然淌过半年光阴。城市从“墨痕”与“画家”带来的惊悸中逐渐复苏,霓虹依旧,车水马龙,仿佛那些声波与鲜血交织的阴影,己被日常的喧嚣温柔地覆盖。

林晓晓的“声纹心理分析与安全顾问”工作室,在市中心一栋闹中取静的玻璃幕墙大厦里扎下了根。工作室内部设计简约而富有科技感,柔和的暖光与吸音材料营造出令人心安的静谧空间。她的专业能力在“墨痕案”后声名鹊起,咨询预约排得很满。此刻,她正送走一位因职场压力导致严重耳鸣的企业高管,对方离开时紧锁的眉头己舒展了许多。

“下一位预约在下午三点,晓晓姐,您有近两小时的休息时间。”助理小圆贴心地提醒。

林晓晓揉了揉略显疲惫的眉心,微笑着点头。她走到落地窗前,俯瞰着楼下熙攘的街道。阳光正好,志杰的新书《心渊的回响》正在街角书店热销,巨幅海报上,那枚温润的玉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切似乎都步入了安宁的正轨。

志杰推门进来,手里提着温热的咖啡和精致的糕点。“慰劳我们的大顾问。”他笑容温暖,将咖啡递给林晓晓,“刚签完一批书,路过看到新开的这家,据说抹茶卷很棒。”

林晓晓接过咖啡,醇香驱散了疲惫。“谢谢。刚结束一个案例,耳鸣,挺典型的都市压力病。”她抿了一口咖啡,目光柔和地看着志杰,“新书反响这么好,陈队没抱怨你又把案子写得太‘艺术加工’了?”

志杰耸肩,带着点狡黠:“他忙着带新人呢,小陈现在可是他的左膀右臂。再说了,核心事实和科技设定我可没乱动,艺术源于生活嘛。”他顿了顿,看着林晓晓,“倒是你,别太累了。孙阿姨和马强上周不是还寄了家乡特产来?他们现在挺好的。”

提起孙丽娟和马强,林晓晓眼中泛起暖意。那份来自远方的、朴素的感激,是穿透所有阴霾的阳光。“嗯,马强恢复得比预想的好,在老家开了个小修理铺,孙阿姨帮忙照看着。算是……尘埃落定后的平静吧。”

两人享受着难得的午后闲暇,聊着琐碎的日常,工作室里流淌着舒缓的背景音乐。半年前公海深渊那爆炸的轰鸣、陈默紧闭的房门、以及那沉入永恒的“Ω”容器的冰冷问号,似乎真的被这温暖的时光推到了记忆的深处。

傍晚,志杰受邀参加一个本地文化名流的慈善晚宴。这类场合他向来不太热衷,但组织者是志杰早期作品的伯乐,推辞不过。林晓晓作为女伴同行。

晚宴设在城市地标建筑“星河塔”顶层的旋转餐厅。璀璨的水晶灯下,衣香鬓影,觥筹交错。舒缓的爵士乐流淌,掩盖了低声的谈笑。志杰被熟人拉住寒暄,林晓晓则安静地坐在靠窗的位置,欣赏着窗外璀璨的城市夜景。玻璃幕墙外,万家灯火如同倒悬的星河,宁静而壮美。

她的指尖无意识地随着乐队演奏的爵士旋律,在铺着洁白桌布的桌面上轻轻敲击着节拍。这是一种习惯,一种将听觉感受转化为细微触觉的本能。音乐流淌,平和,慵懒。

然而,就在乐队演奏到一首经典爵士曲《Take Five》那标志性的、不规则5/4拍独奏段落时——

嗡……

一丝极其细微、却异常**尖锐**的杂音,如同冰冷的钢针,毫无征兆地刺入了林晓晓的感知!

不是通过耳朵!是首接作用于她的**神经末梢**!仿佛有人用指甲在她大脑中某个特定的频率接收器上,狠狠刮擦了一下!

林晓晓敲击桌面的手指瞬间僵住!她脸上的血色在刹那间褪去,身体微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手中的香槟杯差点脱手!

“晓晓?”志杰敏锐地察觉到她的异样,立刻结束交谈回到她身边,低声询问,“怎么了?不舒服?”

林晓晓没有立刻回答。她强迫自己镇定下来,闭上眼睛,将全部心神沉入那转瞬即逝的杂音残留的感知中。那感觉……冰冷、尖锐、带着一种**非自然的、高度压缩的脉冲感**,绝非现场乐队乐器可能发出的杂音,也不是环境噪音!

它像一道……**被精心伪装、混入和谐音乐中的声波利刃**!目的不是破坏音乐,而是……**精准地刺向某个特定目标**!

她猛地睁开眼,目光如同探照灯般扫视全场!是谁?目标是谁?

宾客们依旧沉浸在美妙的音乐和交谈中,无人表现出明显的异常。侍者托着酒盘穿梭,面带微笑。乐队演奏者神情专注。一切看起来和谐无比。

是错觉吗?是最近太累导致的神经敏感?林晓晓深吸一口气,指尖再次轻轻触碰桌面,试图重新捕捉那丝异样。但音乐己经进行到舒缓的段落,刚才那尖锐的脉冲感如同滴入大海的墨水,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林晓晓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可能……有点累,刚才好像耳鸣了一下。”她没有说出那诡异的感知,不愿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志杰担忧地看着她略显苍白的脸:“那我们早点回去休息。”

晚宴在不久后结束。坐进回家的车里,城市的流光溢彩在窗外飞逝。林晓晓靠在椅背上,闭着眼睛,但她的意识却在高速运转。刚才那绝非错觉!那冰冷尖锐的脉冲感,虽然短暂,却给她一种毛骨悚然的熟悉感——那是**高度提纯的恶意**,被封装在声波的载体里!

它不同于“画家”散布的、无差别的恐惧噪音,也不同于“佛龛”枷锁那冰冷的生理控制。它更隐蔽,更精准,更像是一种……**针对性的声波“刺杀”**!

是谁发出的?目标又是谁?成功了吗?

林晓晓下意识地摸向自己随身携带的、经过特殊改装能记录环境声波频谱的微型录音笔。晚宴全程的环境声都被自动记录了下来。

回到家中,她拒绝了志杰的陪伴,独自走进书房。窗帘紧闭,隔绝了外界的光源和噪音。她戴上专业级的降噪监听耳机,连接上高精度的声谱分析仪,将录音笔中的晚宴环境音导入系统。

屏幕上,复杂的声波图谱如同心电图般展开。爵士乐的旋律、宾客的谈笑、杯盘的轻碰……所有声音都被分解成无数的频率和振幅。

林晓晓的目光如同鹰隼,死死锁定在《Take Five》独奏段落的精确时间节点上。手指在触控板上快速缩放、滤波、增强……

一遍,两遍……汗水从她的额角渗出。那丝异样的脉冲仿佛融入了背景噪音,狡猾地隐藏着。

就在她几乎要放弃时,一个极其微弱的、**持续时间不足0.1秒的尖锐脉冲峰**,在特定滤波器的放大下,如同黑暗中的萤火虫,倔强地跳了出来!它的频率极高,远超正常乐器范围,能量被压缩到极致,形态特征……带着一种**非自然的、工业级的规整感**!

林晓晓的心脏猛地一沉!不是错觉!它真的存在!

她立刻将这段脉冲峰的特征参数,与国安数据库里留存的、“画家”欧阳宸使用的“Siren-Mk III”设备特征,以及“佛龛”潜航器曾侦测到的部分异常声波信号进行快速比对。

结果令人窒息!

**无匹配记录!**

这是一种全新的、未知的声波攻击特征!

林晓晓靠在椅背上,书房里只有仪器运行的微弱嗡鸣和耳机里残留的脉冲噪音在回荡。窗外,城市的灯火依旧璀璨安宁。

但在这片繁华的声场之下,一道冰冷、精准、目的不明的声波利刃己然出鞘,斩破了休止符的宁静。新的杂音,己悄然混入了城市的和弦。而猎人,再次竖起了聆听的耳朵。


    (http://xwcsw.com/book/G00HGH-4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wcsw.com
下午茶书屋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