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林牧野书桌摊开的草图上。苏青禾正蹙眉细看,不时用铅笔在上面标注着什么。陈岩则在一旁摆弄着一块巴掌大小、泛着奇异暗红色金属光泽的薄片,那是他用林牧野从副本带出的铜矿石,耗费了不少心血初步熔炼提纯出来的样品。
“牧野,你看这个,”苏青禾指着草图上锄头和锄柄连接的角度,“我跟几位老乡聊了,他们普遍反映,现在市面上卖的锄头,这个角度有点太死,长时间用,手腕和腰都特别累。如果能稍微调整一下,再配合轻量化的材质……”
林牧野凑过去,认真听着。这些来自一线耕作者的反馈,比任何理论数据都宝贵。他点了点头:“有道理。锄头的设计,确实要考虑到人体工学,尤其是针对我们这里老年人居多的情况。”
“老大,你们看我这个!”陈岩突然兴奋地叫了一声,将手中的金属薄片举到两人面前,“我昨晚通宵,总算把这‘特种铜’的初步性能测出来了点!你们猜怎么着?这玩意儿要是做成锄头刃口,别说石头了,我感觉劈柴火都跟切豆腐似的!”
他那布满红血丝的眼睛里闪烁着狂热的光芒,像个发现了绝世宝藏的孩子:“而且,我尝试着往里面掺了一点点我从旧电器上拆下来的钛,结果发现,这合金的硬度和韧性,简首……简首变态!就是量太少了,不然我高低给你们打一把样品出来瞧瞧!”
林牧野和苏青禾相视一笑。陈岩这家伙,一投入到技术里,就跟打了鸡血一样。
“慢慢来,不急。”林牧野安抚道,“原材料我会再想办法。你先把合金的稳定配比摸索出来,安全性是第一位的。”他心里琢磨着,下次进矿洞,得多搜刮点铜矿石和铁矿石,陈岩这边的研究,潜力巨大。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一阵有些犹豫的敲门声。
“咚咚咚。”
“谁啊?”林牧野扬声问道,起身朝外走去。苏青禾和陈岩也好奇地跟了出来。
院门打开,门口站着一个五十多岁,皮肤黝黑,脸上布满风霜刻痕的汉子。他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布褂子,裤脚上还沾着新鲜的泥土,神情有些局促,手里紧紧攥着一顶旧草帽,额头上渗着细密的汗珠。
“请问……林老板……林专家在吗?”汉子声音有些沙哑,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灼。
林牧野打量着来人,觉得有些面熟,但一时想不起在哪里见过。“我就是林牧野。大叔,您是?”
那汉子一听,眼睛蓦地亮了,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忙上前一步,有些激动地说道:“林专家!哎呀,可算找着您了!我是隔壁李家坳的村长,我叫王老根!”
“李家坳的王村长?”林牧野想起来了,李家坳就在他们青川村的东面,隔着一道山梁,走路也就半个多小时。他之前在镇上开会时,似乎见过这位村长。
“王村长,您快请进,有什么事慢慢说。”林牧野热情地将王老根请进院子,苏青禾手脚麻利地倒了杯凉茶递过去。
王老根接过茶,却没有心思喝,搓着手,一脸的愁苦:“林专家,不瞒您说,我这次来,是……是想跟您求助的!”
“求助?”林牧野示意他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坐下,“王村长,您慢慢说,到底出什么事了?”
王老根叹了口气,黝黑的脸膛上愁云密布:“还能是啥事,就是地里那点庄稼呗!我们李家坳,祖祖辈辈都是靠种地吃饭。可这几年,不知道咋回事,地是越来越馋,肥是越上越多,可那粮食产量,一年不如一年!”
他狠狠一拍大腿,语气中充满了无奈和焦急:“就说今年这玉米吧,往年一亩地怎么也能收个千把斤,今年倒好,看那蔫头耷脑的样子,能收个五六百斤就谢天谢地了!还有那花生,叶子黄不拉几的,出一看,根上稀稀拉拉没几个果,愁死个人了!”
苏青禾闻言,秀眉微蹙:“王村长,你们村的种植方式,还是传统的那一套吗?比如,长期种植单一作物,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王老根一愣,随即点了点头:“苏博士也在啊!是啊,我们那儿,老辈子传下来的法子,不都是这么种的吗?化肥是没少用,县里农技站推广啥肥,我们就用啥肥。农药也是,一生虫子,赶紧打药,不然几天就给你啃光了!”
林牧野心中了然。这是典型的传统农业模式带来的恶果——土壤板结,有机质流失,微生物菌群失衡,地力严重下降。这样的土地,就算堆再多化肥,作物也吸收不了多少,反而会造成二次污染。
“不瞒几位说,”王老根的声音越发低沉,“村里不少年轻人,一看种地没奔头,都跑出去打工了。剩下我们这些老家伙,守着那几亩薄田,真是……唉!”他重重地叹了口气,眼神黯淡。
“前些日子,我听说你们青川村,在林专家您的带领下,搞那个什么……生态农业,种出来的菜和粮食,不仅产量高,品质还好,卖的价钱也高!我这心里就活泛了。这不,厚着脸皮,就找上门来了。”王老根看着林牧野,眼神里充满了期盼。
林牧野沉默片刻,他能感受到王老根的焦急和期盼。李家坳的情况,其实是很多传统农村的缩影。
“王村长,您先别急。”林牧野开口道,声音沉稳,“您说的这个情况,我们青川村以前也遇到过。土地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想要改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我明白,我明白!”王老根连连点头,“只要有法子,我们不怕费事!”
苏青禾在一旁补充道:“王村长,要解决问题,首先得了解清楚你们村土壤的具体情况。比如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各种微量元素的配比等等。最好是能取一些土壤样本回来化验分析一下,才能对症下药。”
“对对对,苏博士说得在理!”王老根像是抓住了重点,“那……林专家,苏博士,您看,能不能抽空……去我们村给指导指导?我们村,真是……快揭不开锅了!”他说着,眼圈都有些泛红。一个五十多岁的汉子,若不是真到了难处,怎会如此。
林牧野看着王老根恳切的眼神,又看了看苏青禾,苏青禾向他微微点了点头。
“王村长,去看看是没问题的。”林牧野说道,“不过,有几句话我得说在前面。我们合作社的土壤改良方案和技术指导,是需要收取一定费用的。毕竟,这里面涉及到不少物料成本和技术投入。”
他不想做烂好人。无偿的帮助往往不被珍惜,而且,合作社的运营也需要资金。适当的收费,不仅能弥补成本,也能让对方更加重视和配合。
王老根闻言,脸上的表情微微一滞,随即又释然了:“应该的,应该的!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这个道理我懂。只要能把我们村的地救活,花点钱是应该的!就是不知道……这个费用……”他有些迟疑地问道,显然是担心村里承担不起。
林牧野笑了笑:“王村长,您放心,我们不是以盈利为首要目的。具体费用,等我们实地考察,了解了你们村土壤的实际情况,拿出了具体的改良方案后,再跟您细谈。我们会尽量考虑到你们村的实际困难,给一个合理的价格。”
“哎,好好好!”王老根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连连道谢,“那林专家,苏博士,你们看什么时候方便过去?”
林牧野想了想,对苏青禾说:“青禾,你看明天上午怎么样?我们一起去李家坳看看,顺便取些土壤样本回来。”
“我没问题。”苏青禾爽快地答应了。
“太好了!太好了!”王老根激动得搓着手,“那我明天一早就在村口等你们!哎呀,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送走了千恩万谢的王老根,林牧野回到院里,看着陈岩还在那摆弄他的宝贝合金。
“老陈,听到了吧?又有新活儿了。”林牧野笑道。
陈岩放下金属片,嘿嘿一笑:“听到了。老大,你说,要是咱们这合金农具搞出来了,给李家坳他们用上,那不得起飞啊?”
“一步一步来。”林牧野道,“先把土壤问题解决了是正经。不过,你这合金研究,也得抓紧。如果李家坳的土壤改良成功,他们肯定也需要更高效的农具。”
苏青禾沉吟道:“李家坳的情况,恐怕比我们村最初还要糟糕。他们长期依赖化肥,土壤的自我修复能力可能己经很弱了。这次的改良方案,恐怕要下点猛药。”
林牧野点点头:“嗯,我心里有数。到时候,可能需要用到一些‘星火’那边提供的‘特殊菌剂’和‘高效有机肥’了。”他得找个由头,把副本里那些效果拔群的东西合理化地拿出来。
第二天一早,林牧野和苏青禾带着采样工具,来到了李家坳村口。王老根早早地等在那里,身后还跟着几个村民,都是村里的种植好手,此刻都用一种混杂着怀疑和期盼的眼神打量着他们。
“林专家,苏博士,可把你们盼来了!”王老根热情地迎了上来。
一番寒暄后,王老根带着两人开始在村里的田地间查看。
李家坳的土地状况,比林牧野预想的还要差一些。大部分田地里的土壤板结得厉害,颜色呈现出一种不健康的灰白色,抓一把在手里,干燥松散,几乎看不到任何腐殖质的痕迹。地里的玉米植株矮小,叶片发黄,有些甚至己经出现了枯萎的迹象。
苏青禾一路走,一路用专业的小铲子在不同地块取样,分别装进贴好标签的采样袋里。她不时蹲下身子,仔细观察土壤的团粒结构,询问王老根和村民们平时的施肥习惯、灌溉情况。
林牧野也默默观察着。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生命力”极其微弱。如果用亲和度的概念来衡量,这里的土地亲和度恐怕是负数。
“林专家,您看……我们这地,还有救吗?”一个老农凑过来,小心翼翼地问道,眼神里满是忐忑。
林牧野看着他布满皱纹的脸和那双浑浊却充满渴望的眼睛,认真地点了点头:“大伯,您放心。只要方法得当,用心调理,这地,肯定能救回来。而且,我保证,改良后的土地,会比以前更高产,种出来的东西也会更好。”
他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
老农听了,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光亮。
取样工作持续了一个上午。回到青川村,苏青禾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土壤样本分析中。合作社现在也添置了一些基础的化验设备,虽然比不上专业实验室,但做一些常规的土壤成分分析还是足够的。
陈岩也凑了过去,对于这些瓶瓶罐罐的化学分析,他同样抱有浓厚的兴趣,时不时还能帮苏青禾打打下手,处理一些数据。
林牧野则在思考具体的改良方案。李家坳的土壤,病入膏肓,普通的有机肥恐怕见效太慢。他需要动用黑盒副本里的“存货”了。
他想到了之前在副本里解锁的【高级混合堆肥桶】和【蚯蚓养殖箱】。前者能快速高效地将各种有机废料转化为优质堆肥,后者产出的蚯蚓粪更是顶级的天然肥料,富含各种有益微生物和作物所需的微量元素。
此外,他还从社区中心的献祭包里获得过一些【特殊生长激素配方(植物用)】和【土壤益生菌培养液】的初级版本。这些东西,如果稀释后配合堆肥使用,效果绝对立竿见影。
“看来,‘星火研发中心’又要推出新成果了。”林牧野心中暗道。
傍晚时分,苏青禾拿着一份初步的分析报告找到了林牧野。
“牧野,李家坳的土壤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复杂。”苏青禾的表情有些凝重,“有机质含量严重不足,平均只有0.5%左右,正常的健康土壤至少要在2%以上。土壤酸碱度也偏高,呈碱性,这会影响很多营养元素的吸收。而且,磷钾元素缺乏,氮素倒是不少,但估计大部分都是化肥残留,作物根本吸收不了,反而造成了土壤盐渍化。”
林牧野接过报告看了看,上面的数据触目惊心。这样的土地,能长出庄稼才怪了。
“看来,常规的改良方法,周期会很长。”林牧野说道。
苏青禾点了点头:“是的。如果只是施用普通农家肥和绿肥,至少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才能看到明显改善。他们等不及。”
“我有个方案。”林牧野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当然,他隐去了副本的来源,只说是“星火团队”最新研发的一种“复合生物有机调理剂”,主要成分是高效发酵的有机物、多种复合益生菌群,以及一种能促进植物生根和改善土壤团粒结构的“天然提取物”。
苏青禾听得眼睛发亮:“这种调理剂……效果真的那么好?能快速补充有机质,调节酸碱度,还能活化土壤微生物?”
“理论上是这样。”林牧野模棱两可地说道,“我们可以先在李家坳选一小块地做试验田。如果效果好,再大面积推广。”
“好!”苏青禾对此充满期待,“那物料方面……”
“我来解决。”林牧野说道,“我会让‘星火’那边尽快送一批过来。我们这边,主要负责提供技术指导和后续的跟踪服务。”
第二天,林牧野便让陈岩以“星火农业科技”的名义,联系了一家相熟的货运公司,从外地“秘密运送”了一批“特殊物料”到青川村。当然,这些物料其实都是林牧野从副本空间里取出来,经过简单伪装打包的。有几大袋经过【高级混合堆肥桶】处理过,己经充分腐熟,黝黑松软,散发着淡淡泥土清香的“超级堆肥”;还有几桶用特殊容器装着的“浓缩土壤益生菌培养液”和“植物生长促进液”。
王老根接到林牧野的电话,立刻带着几个村民赶了过来。当他们看到那些看起来平平无奇,却被林牧野说得神乎其神的“洋玩意儿”时,脸上都露出了将信将疑的表情。
“林专家,就……就这些东西?”王老根指着那几袋黑乎乎的“土”,有些不确定地问道。这玩意儿,看着跟他们自家沤的粪肥也差不了多少啊,能有那么神奇?
林牧野笑了笑,也不多做解释:“王村长,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知道了。我们先选一块地,按照我说的方法处理,半个月后,你们再看效果。”
在林牧野和苏青禾的亲自指导下,李家坳的村民们将信将疑地在一块大约两亩的撂荒地上,按照特定比例,将那些“超级堆肥”和稀释后的“菌液”、“生长液”均匀地撒施到土壤中,然后用旋耕机深翻了一遍。
做完这些,林牧野对王老根说道:“王村长,这块地,接下来七天,每天早晚各浇一次水,保持土壤。七天之后,再看看情况。”
“好,就按林专家您说的办!”王老根虽然心里还是犯嘀咕,但事己至此,也只能选择相信。
接下来的几天,林牧野和苏青禾几乎每天都会去李家坳的试验田转一圈,观察土壤的变化,并指导村民进行后续管理。
陈岩那边,合金的研究也有了突破性进展。他成功地将林牧野提供的“特种铜”与几种常见金属按特定比例熔炼,制成了一种新型合金。这种合金不仅保持了“特种铜”超高的硬度和韧性,还大幅降低了成本。他用这种合金给自己打造了一把小巧的匕首,锋利无比,削铁如泥,看得林牧野都有些眼馋。
“老大,等材料再多点,我高低给你打一套‘神兵利器’级别的农具出来!”陈岩拍着胸脯保证。
林牧野笑了笑,心中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一周后,奇迹发生了。
当王老根和李家坳的村民们再次来到那片试验田时,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原本板结、灰白的土壤,如今变得黝黑、疏松,抓一把在手里,能闻到一股清新的泥土芬芳,仔细看,还能发现一些细小的蚯蚓在土里钻动。更让他们惊喜的是,之前撒下去的一些菜籽,竟然己经冒出了嫩绿的幼苗,长势喜人,比旁边普通地块的同样作物,明显要健壮旺盛得多!
“我的乖乖!这……这地真的活过来了!”一个老农揉了揉眼睛,不敢相信地说道。
“神了!真是神了!”王老根激动得嘴唇都在哆嗦,他快步走到林牧野面前,一把抓住他的手,“林专家!您真是我们李家坳的活菩萨啊!”
村民们也纷纷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表达着他们的惊喜和感激。之前的怀疑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敬佩和信任。
林牧野看着他们淳朴喜悦的笑脸,心中也是一阵满足。
“王村长,各位乡亲,”林牧野笑着说道,“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还要指导大家如何进行科学种植,比如轮作、套种、生物防虫等等。只要大家按照我们的方法来,我保证,今年秋天,你们这片地,一定会给你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我们信!我们全都信林专家的!”村民们齐声应道,声音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http://xwcsw.com/book/GAICDC-1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wc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