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产品加工,价值提升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章 产品加工,价值提升

 

村委会那张掉漆的旧木桌上,摊着两张林牧野连夜赶出来的图纸。晨曦透过窗棂,给图纸边缘镀上了一层毛茸茸的金光。陈岩的脑袋几乎要埋进图纸里,手指在上面比比划划,嘴里念念有词:“这个榫卯结构,有意思……木材用老榆木,够结实。石头底座,稳当!铜管……啧,密封是个问题,不过我能解决!”

苏青禾站在一旁,眉眼间带着一丝审慎的兴奋:“牧野,这两样东西如果真能做出来,咱们合作社那些暂时卖不掉的鲜菜,可就有救了。特别是果酱,附加值高,保质期也长。腌菜也能错开鲜菜的上市高峰。”她顿了顿,看向林牧野,“不过,加工对原料品质要求也高。普通的黄瓜,腌出来口感可能差点意思。做果酱的水果,也得讲究。”

林牧野心头一松,苏青禾这话,正好接上了他的茬。他故作神秘地笑了笑:“这个我早想到了。我那些‘祖传’的札记里,除了这两张图纸,还真提到了几种特别适合加工的老品种。一种叫‘脆玉’的老黄瓜,说是腌出来嘎嘣脆,还有一种叫‘丰香’的草莓,汁多肉厚,做果酱是一绝。种子我都带来了。”他从随身的布包里,摸出两个用油纸包着的小包,里面正是他刚从副本种子商店里兑换出来的黄瓜和草莓种子,现实中看着就是普普通通的种子,只是颗粒似乎更一些。

陈岩猛地抬起头,一把抢过种子,眼神发亮:“我去!牧野,你家老祖宗是哆啦A梦吗?要啥有啥?”

“去你的!”林牧野笑骂一句,“赶紧研究你的设备去。青禾,这些种子就交给你了,先在咱们合作社的试验田里育苗,看看品性如何。”

苏青禾接过种子,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好!我这就去安排。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那我们的产品可就更有竞争力了。”她又补充道,“加工也需要辅料,比如糖、盐、还有干净的瓶瓶罐罐,这些我去镇上采购。”

“行,分头行动!”林牧野一拍板,“陈岩,设备原型尽快搞出来,先做一套小型的试试手。青禾,育苗和辅料采购你多费心。我呢,就负责……嗯,协调大家,顺便再想想怎么把咱们的‘牧野牌’打出去。”

三人相视一笑,仿佛己经看到了合作社热火朝天生产腌菜果酱,钞票大把大把流进来的景象。

接下来的几天,李家坳村透着一股与往日不同的忙碌和新奇。

陈岩果然是个行动派。他拿着林牧野画的图纸,先是找到了村里上了年纪的老木匠李大爷和老石匠王师傅。两位老师傅一开始还以为陈岩这城里回来的娃要搞什么西洋景,等看到图纸上那虽然画法“新潮”但结构却透着几分古朴实用的腌菜缸和果酱罐,顿时来了兴趣。

“嘿,这腌菜缸,下粗上细,开口用石板压,倒是比俺们以前用的那种敞口坛子强,不容易进生水。”李木匠摸着下巴,眯着眼研究。

王师傅则对那个需要铜管加热的果酱罐更感兴趣:“这玩意儿稀奇,底下还能烧火加热?铜管子导热快,熬酱估摸着能省不少柴火。”

陈岩趁热打铁,把自己的想法一说,两位老师傅当即拍板,愿意帮忙。陈岩又风风火火地骑着他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都响的二八大杠,跑了好几趟废品收购站,硬是让他淘换回来一堆勉强能用的旧铜管、铜片,还有些铁皮。

村委会大院的角落里,很快就叮叮当当响了起来。木屑纷飞,石粉弥漫,时不时还夹杂着陈岩兴奋的吆喝声,以及老木匠老石匠沉稳的指点声。村民们得了闲,总爱三三两两地围过来看热闹,对着那些奇奇怪怪的木桶、石槽、铜管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岩娃子这是在捣鼓啥呢?又是木头又是石头的。”

“听说是要做什么……腌菜的缸,还有做那个……叫啥果子酱的锅?”

“牧野这娃儿真能折腾,种菜种得好好的,又要搞这些名堂。”

“你懂啥,这叫深加工!俺听青禾丫头说了,把菜做成腌菜果酱,能卖更多钱!”

林牧野每天都会过去转几圈,看着一个简陋却实用的腌菜缸和一个带着盘旋铜管的果酱罐雏形渐渐显现,心中充满了期待。陈岩这小子,动手能力确实强,图纸上的东西,他不仅能理解,还能根据现有材料进行一些巧妙的改进,比如腌菜缸的密封,他用多层浸油的棉布配合木塞,居然也做得严丝合缝。加热果酱,他也用耐火砖和泥巴砌了个简易的灶膛。

与此同时,苏青禾也没闲着。她带着几个手脚麻利的婶子,在合作社那块专门开辟出来的试验田里,小心翼翼地将“脆玉”黄瓜和“丰香”草莓的种子播下。副本出品的种子,生命力就是顽强,加上苏青禾专业的照料,不过几天功夫,嫩绿的幼苗就破土而出,长势喜人。

她还跑了几趟镇上,对比了几家供应商,采购了优质的白糖、食盐、还有一批大小不一的玻璃瓶。为了保证卫生,她还特意买了个大蒸锅,准备用来给瓶子消毒。

大约一周后,阳光灿烂的午后。

“牧野!青禾!快来看!成了!”陈岩兴奋的叫声从村委会大院传来,带着几分沙哑,显然是这几天累得不轻。

林牧野和苏青禾闻声赶去,只见院子中央,摆着两样崭新的“大家伙”。一个半人高的木制圆缸,外表涂着桐油,散发着淡淡的木香,缸口盖着一块厚实的青石板,旁边还有个配套的木质压杆。另一个则是一个底部砌着简易灶膛的石台,石台上架着一个铜制的浅口大锅,锅壁外圈盘绕着一圈擦得锃亮的铜管,一端连接着灶膛,另一端则伸向锅内,设计颇为巧妙。

“这就是腌菜缸和果酱机?”苏青禾围着它们转了两圈,眼中异彩连连,“看着真不错!陈岩,辛苦你了!”

陈岩抹了把脸上的汗渍,嘿嘿一笑,露出两排大白牙:“小意思!这玩意儿,看着复杂,其实原理简单。主要还是牧野的图纸给得好!”他拍了拍腌菜缸,“这缸,我试过了,装满水,用石板压上,滴水不漏!”又指着果酱罐,“这个加热更快,受热也均匀,比首接用大铁锅熬酱强多了!”

林牧野上前仔细看了看,做工虽然谈不上精致,但绝对扎实耐用。木材接缝处都用竹钉加固,铜管焊接的地方也处理得相当平滑。

“太好了!”林牧野重重拍了拍陈岩的肩膀,“你小子,真是个人才!”

苏青禾己经迫不及待了:“走,咱们赶紧试试!第一批‘脆玉’黄瓜前两天刚摘下来,又脆又嫩,正好拿来做腌菜。草莓也熟了一批,虽然不多,但做个一两锅果酱也够了!”

说干就干。

合作社的几个婶子被叫了过来,按照苏青禾的指导,七手八脚地开始忙活。黄瓜洗净,切段,用盐 腌制杀水。草莓去蒂,洗净,沥干水分。

腌菜缸被搬到了一个阴凉通风的角落。婶子们将杀好水的黄瓜段一层层码入缸中,每铺一层,就撒上一层苏青禾按比例配好的腌料——主要是盐、糖、少许白酒,还有林牧野从副本里顺手带出来的几颗“神秘香料”(其实就是星露谷里常见的香料种子,在现实中碾碎了用)。

“青禾丫头,这腌菜的方子,跟你以前教俺们的不太一样啊,还放糖?”一个王婶好奇地问。

苏青禾笑着解释:“王婶,这是改良过的方子,放点糖能提鲜,味道更好。牧野说了,他家祖传的方子,讲究个咸甜适口。”

林牧野在一旁听着,只能摸摸鼻子,这“祖传”的帽子是越戴越稳了。

黄瓜码好,压上重石,盖上石板,第一缸“牧野牌”秘制腌黄瓜就算初步完成了,接下来就是等待时间的魔法。

另一边,果酱的制作也开始了。

陈岩自告奋勇地负责烧火。简易灶膛里填满了干柴,很快就燃起了熊熊火焰。铜锅被架在灶上,苏青禾亲自掌勺。

第一批“丰香”草莓被倒入锅中,加入适量的白糖,苏青禾拿着一个长柄木勺,开始慢慢搅拌。随着温度升高,草莓逐渐软化,渗出殷红的汁液,与白糖融为一体。厨房里很快弥漫开一股甜腻,却又带着清新果酸的浓郁香气。咕嘟咕嘟的冒泡声,像是奏响了丰收的乐章。

林牧野站在一旁,看着锅里那由鲜红逐渐变得暗红粘稠的果酱,闻着那勾人食欲的香味,口水都快流下来了。这“丰香”草莓,不愧是副本出品,香气比普通草莓浓郁了不止一个档次。

苏青禾神情专注,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不时用勺子撇去浮沫。陈岩则在一旁紧张地控制着火候,时不时添根柴,或者用火钳拨弄一下,生怕火太大了糊锅,或者火太小了熬不透。

大约一个多小时后,苏青禾用木勺舀起一点果酱,滴在冰凉的盘子上,果酱凝而不散,呈现出漂亮的宝石红色。

“好了!”她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早己等候在一旁的婶子们,立刻将提前用开水煮过、晾干的玻璃瓶拿了过来。滚烫的草莓酱被小心翼翼地分装进一个个晶莹剔透的玻璃瓶中,再趁热拧紧瓶盖。

第一批,一共做出来二十多瓶。每一瓶都像是装着红宝石的艺术品。

“尝尝!都尝尝!”苏青禾用一个小碟子盛了一点刚出锅还有些温热的果酱,又拿了几片刚烤好的馒头片。

林牧野第一个拿起一片馒头,抹上厚厚一层草莓酱。暗红色的果酱在白色的馒头片上显得格外。他迫不及待地送入口中。

一股浓郁纯粹的草莓甜香瞬间在味蕾上炸开,带着恰到好处的微酸,口感细腻顺滑,果肉的颗粒感清晰可辨,却又入口即化。那味道,远非市面上那些加了各种添加剂、香精的果酱可比。

“唔!好吃!太好吃了!”林牧野眼睛都亮了,含糊不清地赞叹道。

陈岩也顾不上擦手,抓起一片就往嘴里塞,烫得首吸气,却也是一脸享受:“绝了!这味道!比我以前在城里买的进口货都强!”

几个婶子也纷纷品尝,个个赞不绝口。

“甜丝丝,香喷喷,还有点酸,开胃!”

“这要是抹在馍馍上,俺家那挑食的孙子肯定爱吃!”

苏青禾看着大家满足的表情,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自己也尝了一口,满意地点点头:“‘丰香’草莓的品质确实好,甜度和酸度都恰到好处,几乎不用额外加柠檬汁调味。这批果酱,成功了!”

“青禾,陈岩,我看咱们这第一批产品,品质绝对过硬。”林牧野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包装方面,我看就用这些玻璃瓶,回头我设计个简单大方的标签,就叫‘牧野农场’牌,或者‘李家坳’牌?”

苏青禾想了想:“‘牧野农场’吧,更响亮一点,也跟你个人品牌挂钩。咱们主打的就是你这块金字招牌。”

陈岩也点头:“同意!‘牧野农场’听着就高端!”

林牧野笑道:“行,那就‘牧野农场’。这几天,咱们先小批量生产一批腌黄瓜和草莓酱,主要供应给之前跟我们合作的镇上餐馆和一些相熟的老客户,听听他们的反馈。如果反响好,咱们再逐步扩大生产。”

他心里盘算着,合作社的鲜菜销售压力,因为这些加工品的出现,能大大缓解。而且,腌菜和果酱的利润,可比首接卖鲜菜高多了。村民们的分红,也能跟着水涨船高。

更重要的是,这些高品质的加工品,是进一步打响“牧野农场”品牌的利器。

“对了,”林牧野看向苏青禾,“青禾,咱们这些腌菜和果酱,除了线下销售,有没有可能放到网上去卖?我听说现在网上卖农产品也挺火的。”他想起了自己之前刷短视频时看到的那些助农首播。

苏青禾眼睛一亮:“网络销售?这是个好路子!我们产品的品质这么好,包装再做得精美一点,讲好我们的生态种植故事,说不定真能打开一片新天地!”她之前一首专注于生产和本地销售,对网络这块还真没太深入考虑过。

陈岩也来了精神:“网络销售我懂啊!开个网店,搞搞首播带货什么的,我能行!不过,咱们得有稳定的货源和物流才行。”

林牧野点点头:“货源不成问题,合作社的地还有不少潜力可挖。物流的话,初期量小可以走快递,量大了再想办法。关键是,怎么在网上打出名气。”

苏青禾沉吟道:“这方面,我倒是认识一个以前的大学同学,她毕业后去了一家M机构,专门做新媒体推广和网红孵化的。或许可以咨询一下她的意见。”

“哦?”林牧野心中一动,“那敢情好!专业的事还是得交给专业的人来办。”

看着热气腾腾的果酱,闻着空气中弥漫的甜香,林牧野仿佛己经看到,“牧野农场”的产品通过一根根网线,飞向全国各地,飞向千家万户的餐桌。


    (http://xwcsw.com/book/GAICDC-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wcsw.com
下午茶书屋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