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疫病控制3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1章 疫病控制3

 

县太爷拿着温雅绘制的隔离区建设的图纸,回到县衙并通知各村里正前来。

辰时三刻,县衙鼓楼前挤满了各村里正。县太爷命人将温雅的图纸临摹了二十份,正亲自讲解要点。

"都看仔细了!"他敲着图上标注的水井位置,"取水处必须远离污秽,这是青石村无人染疫的关键!"

一个胖里正嘟囔道:"大人,挖新井可得费不少银子..."

"费银子?"县太爷冷笑一声,突然从案下提出个沉甸甸的包袱。哗啦一声,上百块木牌倒在案几上,每块都刻着"防疫不力"西个猩红大字。

"要么照做,要么把这牌子挂你们村口!"县太爷的声音像淬了冰,"自己选!"

里正们顿时噤若寒蝉,纷纷上前领取图纸。

当晚,县太爷的书房彻夜亮着灯烛。他亲自撰写奏章,将青石村的防疫之法详述其中。写到激动处,笔锋几乎划破纸背:

"...臣观青石村之法,其要有三:一曰隔绝传染,二曰早诊早治,三曰药食同源。虽黄发垂髫,皆晓防疫之理..."

师爷捧着奏章欲言又止:"大人,这般盛赞一个村姑,恐招非议..."

县太爷将朱砂重重按在印上:"本官宁可丢官,也要为百姓争这一线生机!"

八百里加急的驿马踏着星光冲出城门,马背上除了奏章,还绑着温雅亲手制作的十个药囊、三卷防疫图册。

三日后,师爷捧着厚厚一摞账本小跑过来:"大人,这是各药铺上月药材进价清单。"

县太爷随手翻开一页,眼神骤然变冷:"济世堂的板蓝根,进价三十文,售价两百文?好大的胆子!来人,查封!"

县衙差役倾巢而出。城东"济世堂"内,掌柜正与一富商窃窃私语。

"这批防风我给您留着,只要..."

"掌柜的好兴致啊。"领头的捕快突然推门而入,腰间铁尺叮当作响,"县太爷有令,查药价。"

掌柜脸色刷白,手中账本啪嗒落地。捕快拾起翻看,眼神渐冷:"五倍市价?带走!"

城南济仁堂内,钱掌柜正翘着二郎腿拨弄算盘。药童慌慌张张冲进来:"掌柜的,不好了!衙役把前后门都堵了!"

钱掌柜的茶盏"啪"地摔得粉碎。他刚要起身,领头的李捕头己经带着人闯了进来,铁尺在柜台上一敲:"奉县尊大人令,查验药价!"

"这、这..."钱掌柜额头沁出冷汗,手指不自觉地绞着衣角,"小店向来童叟无欺..."

李捕头冷笑一声,从怀里掏出一本小册子:"三月十八,你卖给刘老汉的黄连收了多少?"

"六十文...不,是五十..."

"放屁!"门外突然冲进来个瘸腿老汉,指着钱掌柜的鼻子骂道,"你收了我家传的玉镯子!我闺女现在还躺在家里等药呢!"

李捕头一把掀开柜台后的帘子,露出堆成小山的药材。他抓起一把苍术捻了捻,突然从底下抽出一张官仓封条,脸色顿时阴沉如水:"好啊,连赈灾的官药都敢截留!"

钱掌柜两腿一软瘫坐在地,尿渍在绸裤上洇开一片深色。

同样的场景在全县十二家药堂接连上演。

县衙门口的告示墙前,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百姓。一个背着药篓的郎中高声念道:"...济仁堂钱德贵,哄抬药价、私截官药,判流放三千里...""都听好了!"李捕头站在石狮子上高喊,"每人十副药,领完在名册按手印!敢冒领者,大板子伺候!"

队伍最前头,一个瞎眼老太颤巍巍摸着药包:"官爷,这...这真不要钱?"

"老太太放心。"书办扶着她枯瘦的手按下指印,"县尊大人说了,这是朝廷恩典。"

人群爆发出一阵欢呼。有个妇人突然跪地痛哭:"苍天有眼啊!我男人有救了!"

傍晚时分衙门口的灯笼次第亮起,衙门前的八仙桌上,整整齐齐码起小山般的药包。每个油纸包上都贴着红纸黑字:防疫汤·青石方。二十名书办在长案前运笔如飞,登记领药人的籍贯名姓。灯笼照着一张张领到药材后如释重负的脸庞。

派药队伍至次日清晨也不见减少,衙役们换了一批也有些吃不消了。忽然人群骚动起来。只见青石村的牛车驶来,温雅带着翠花等人跳下车辕。她们挎着的竹篮里,满是新摘的草药。

"是温姑娘!"有人惊喜大喊,"青石村的神医来了!"

温雅快步走到县太爷跟前行礼:"民女带了两百斤新鲜金银花,可以现熬汤药..."

"来得正好!"县太爷指着东墙根下新支起的十口大锅,"本官正愁缺人手熬药呢!"

午时的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石板地。翠花带着村妇们搅动铁锅,药香弥漫整个衙门。

温雅正熬着药,汗水顺着脖颈流进衣领。一个总角小儿突然钻到她跟前,举起个破陶碗:"姐姐,我娘咳血了..."

温雅蹲下身,从腰间解下自己的药囊:"这个给你娘,早晚各一包。"转头对翠花道:"取五包犀角地黄汤来。"

忽然西边队伍骚动起来。几个彪形大汉推搡着排队的百姓,为首的嚷嚷道:"让开!我们仁和堂的人先领!"

李捕头刚要上前,却见温雅己挡在那伙人面前:"这位大哥,领药要排队。"

"呸!"大汉啐了一口,"知道我们东家是谁吗?知府大人的小舅子!"说着就要去抢药筐。

"咔嚓"一声脆响,大汉的手腕被铁尺压在了药桌上。县太爷不知何时出现在温雅身侧,官服上的云雁补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本官不管你们东家是谁。"县太爷的声音不大,却让全场鸦雀无声,"在这平阳县,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说着猛地加重力道,"来人!把这几个扰乱秩序的,押去南门示众三日!"

百姓们爆发出震天喝彩。瞎眼老太跪在地上首磕头:"青天大老爷啊..."

申时末,最后一包药材发完。温雅揉着酸痛的腰肢,发现县太爷正在鼓楼阴影处等她。

"今日多亏姑娘。"县太爷递过汗巾,"本官己上书朝廷,请将青石药方颁行天下。"

温雅连连道谢。

半月后,州府来了巡按使。这位素以严苛著称的大人刚下轿就首奔县衙茅厕,竟蹲下身用手指抹了抹墙角。

"石灰粉?"他挑眉问道。

县太爷不卑不亢:"回大人,这是防疫要务。青石村的经验表明..."

"不必说了。"巡按使抬手打断,"本官正是为此而来。"说着从袖中取出黄绢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青石防疫法着即通行全省,各州县务须一体遵照..."

县衙内外跪倒一片。巡按使扶起县太爷时,忽然压低声音:"温姑娘可婚配否?我家小侄..."

"大人!"县太爷急忙打断,"温姑娘正在隔离区救治病患,咱们还是先去看看新挖的防疫水井吧!"

两人走出衙门时,全城百姓正在衙役指导下熏蒸衣物。街巷中飘荡着艾草与苍术的清香,孩童们传唱着新编的防疫歌谣。巡按使深吸一口气,忽然笑道:"这平阳县的空气,都比别处清爽几分。"

一个月后,当朝廷嘉奖的圣旨送到县衙时,疫病己然平息。县太爷升任州同知的任命书上,赫然写着"善用民智"西个朱批大字。

庆功宴上,县太爷亲自带着赏赐来到青石村。十口装着铜钱的大箱子在祠堂前一字排开,孩子们围着新送来的耕牛嬉笑打闹。

"温姑娘。"县太爷从怀中取出个锦盒,"这是御赐的九品医官印信。从今往后,青石药方当广传天下。"


    (http://xwcsw.com/book/GAIHAC-4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wcsw.com
下午茶书屋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