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赋、税粮,休耕养地。修真界竟然也能听到如此现实的词汇,可仔细考虑一下时雪盈又觉得合情合理。千机城治下七座城池,不仅要为管辖范围的地域铺设防护阵法,还要设立派驻点维系属地安全秩序,何况在西坡村这种偏远之处都建立了学堂提供义务教育,虽说是宗门,但其本质上倒更接近一个小型诸侯国,那么在属地征税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虽然能够理解征税的意义,但时雪盈不知道交公粮具体是个什么操作,自己闭门造车脑补也想不到,所以还是出门侦查一下吧。
学堂即是千机城在这十里八乡设置的派驻点,两位文先生除了作为学堂的教书先生,更是负责这一带的管理人。日常负责处理一些严重的事件,在收获期则是承担了收税入库的重责。
交公粮是需要各家主动运到学堂后的公院的,按耕地面积分别交每个人的份额,文先生会核对当地的户籍册子签收入库。户籍记录每个村的村长那里有一份,在公院也有一份汇总版,这里的户籍很简要,只记录了姓名性别和家庭关系,之后备注了一行此人拥有耕地多少亩。连小孩子都最起码会分到一亩耕地,当然是由家人代种,但交税的时候要备注清楚这一份是这个孩子的。
千机城设定的标准税额其实是每亩地十斤灵谷,或折合成十块下品灵石。只是对于西坡村这种特色作物会有代替策略,也就是每亩六十斤香瓜。
这些都是时雪盈在公院看热闹的时候从围观人群中听到总结而来。说来有趣,到了交公粮的时分,渐有住户推着自家的板车或是扛着一袋袋香瓜到公院交粮,这时候向来无人的公院热闹极了,附近八个村子的人都纷纷来围观,每次时雪盈过去都至少见到一二十个人便闲侃边看人交公粮,有些熟悉的面孔是西坡村的,也有些不怎么认识的大概是更远一些来的。真不知道这么些人是不是家里田地事情都忙完了,为什么要揣着手来这里看人交公粮,大概看热闹是不管哪个世界的人类都拥有的优良传统吧。
乡村的路口是个非常神奇的地方,看热闹的人群经常会聊起来,尽管可能根本不认识,但就是很神奇地能从今年收成比去年差一点聊到千机城和剑宗似乎要有合作,时雪盈都不知道这些几乎不会离开村镇的乡民哪来的渠道知晓仙门大宗之间的讯息乃至影响修真界的大事。比起这些八卦,时雪盈还是更关注眼前交公粮的事情,所幸不少热心村民慷慨地回答了她那过于基础的问题。
“所以灵谷在兑粮所是一斤一块灵石,香瓜则是五斤一块灵石?”打听到消息后,时雪盈质疑:“那我们交公粮不是应该交五十斤香瓜?为什么是六十斤?这样不如干脆去兑粮所换成灵谷或者灵石呀?”
“哎呦,你这小姑娘。”回答她问题的大娘忍不住笑了,“想得那么单纯呢。灵谷灵稻那是什么粮食,香瓜又是什么粮食?说是这个价,但一块灵石一斤的灵谷一下子就卖光了,你香瓜不一定有人乐意收,咱这还不是种不了其他东西,多就是留着自己吃啦!”
旁边的老大爷也插嘴:“而且兑粮所在镇上,就算去最近的洪山镇那也来回几十里地,推着架子车装几百斤东西过去,还不够功夫钱呢!要是搭个牛车,那就更亏灵石了。况且兑粮所也不受几百斤的小单子。小女娃还懂得少咯。”
时雪盈谦虚一笑,频频点头。她的确对这些了解得少,在这之前甚至不知道这农业税算轻还是重。要是按标准的灵谷来看,农税是十抽一,但本地的香瓜来算则是五抽一,她从其他村民的闲聊中得知,香瓜亩产大概三百斤左右,除掉一百五十多灵石的种子费,去掉交公粮的部分,剩下的还要留下大半充当自家口粮,这样算下来每亩地基本上是赚不了几块灵石的。完全不留口粮的话则是税后能赚上三十块灵石左右。
种田还是辛苦……每日努力劳作却基本只能糊口啊。不过最起码饿不死,时间也自由,看着作物一点点成长收获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时雪盈很快安慰好了自己。
至于这税算不算重,应该在修真界来说还好,时雪盈对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几乎一窍不通,但她善于观察人的状态,围观的村民闲聊时对于交公粮没有太大的怨气,却也没有庆幸交的少,只是像例行公事一般平常,所以这里的税赋大概就是很标准很普通的程度。
时雪盈来这边数次,待在公院门口观察许久,终于摸清了交公粮的步骤操作。总之就是自己先在家称足量的粮食过来,然后运到公院,称量入库。
交粮当然对粮食的质量是有一定要求的,也不是说必须挑选田里最好的作物,但至少要过得去。她见过小湖村一个老单身汉,吊儿郎当地扛着编织袋来交公粮,结果倒出来的香瓜各个歪瓜裂枣,当时负责收入的是脾气比较暴躁的文小先生,当场就给他骂了个狗血淋头。
老单身汉申辩说自己地不好,种出来的都长这样。
此人偷奸耍滑己经是常态,周围的看热闹人群都纷纷笑骂,文小先生更是厉声呵斥:“回去拣些像样的来!凑不出来就去找别人家换!拿这种东西来凑数,你是不尊重我呢?还是挑衅千机城?”最后这人灰溜溜地离开了,也没立刻返回,按其他村民的说法是他肯定到最后压线才会来补交。
其他人则多是没什么意外情况,按部就班地送来,文小先生或文大先生会用公院内一台巨大的台秤称重,再核对户籍簿子记录下清缴信息,离开时会特地叮嘱记得五月之前要将田里的瓜藤全都清理干净,到时候来取税粮的税吏会顺便抽查耕田,休耕期是严禁田里有任何作物的。
最难得的是,时雪盈从没见过有哪一家艰难到交不起农业税。
不过,仙宗里多是筑基以上的修炼者,几乎不用食物,何况是灵谷乃至香瓜这些非常普通的食物,那么千机城收公粮用来干嘛呢?拿去出口到别的宗门?还是以物易物换矿石木材?或者给宗门里雇佣的普通人发粮饷?修真界宗门对于属地的管理不知道是不是都像千机城一样?
时雪盈脑中有许许多多好奇的点,但这些人文社科的知识对于她这个理科生来说有些过于复杂了,光想就觉得头疼。与其现在琢磨这些,还是找机会去其他城池乃至其他宗门属地旅行游览一番,鉴定一下修真界各处的发展情况吧。
(http://xwcsw.com/book/GCGFEC-3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wc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