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标题走失中~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9章 标题走失中~

 

“接下来给大家看看现代端午具体怎么玩,这些场面都是小意思,还有更多有趣的端午节目,全民狂欢自然不可能只有投粽子。”

之前无人机投粽子的场面消失,突然又回归到可爱的Q版小人画风。

只看到一间间简陋的茅草屋门口挂着艾草人偶,小孩脑袋顶着“王”字满街乱跑,路边还有巫师在跳驱邪舞。

整个画面毫无道理和逻辑可言。

突然,出现一群小人儿往江里扔粽子,路过的屈原震惊:“诸位且慢,何必往江里扔粮食?”

一个大娘回答:“屈大夫您真是太可怜了,这是我们给您的祭品,叫粽子。”

小人儿屈原脑袋一群问号在环绕。

还有人嘀嘀咕咕:“这不是您跳江嘛,我们想着丢点粮食下去给鱼虾吃,起码不会让它们把您吃了。”

很地狱的笑话,其他人无语到笑出来,只有屈原本尊真正的无语。

他站在原地,一个网兜掉下来,里面装着各种口味的粽子,啪地一声精准无误砸在他手里。

屈原妥协似的撕开外面的包装,粽叶香混合着里面的糯米和肉香,屈原咬上一口:“味道不错。”

“说到端午自然免不了赛龙舟,每年的南北方赛龙舟可是一大看点。”

“先来看看专业的南方局。”

这次可是实打实纪实画面,汨罗江上一艘艘二十米长的龙舟正破浪而行,扑面而来的气势堪比战场,镜头给到鼓手,胳膊上的肌肉好似要爆裂,桨手一个个青筋暴起,身上分不清是汗水还是被江水。

岸边更是聚集着众多凑热闹的民众,一个口音很明显的湖南大哥疯狂加油:“兄弟们冲啊,想想奖金,想想媳妇,想想孩子,冲啊!”

救生员们则是时刻待命,暂时还没有他们出场的机会。

航拍镜头下,龙舟如离弦之箭,浪花中不切近景根本看不清桨手们的脸,甚至还十分促狭地给了一个屈原雕像懵懵的镜头。

屈原:“……好厉害的龙舟,可真是看得心潮澎湃。”

如果不是去“救”他就好了,看起来更像是用水花扇他嘴巴的。

始皇帝望着众多龙舟你争我赶的竞技场面,他就喜欢这样宏大的场面,尤其是这些桨手们一个个看着都是干活的好手,军中最好的力士也就这样的身体条件了。

霍去病望着这副场面更是热血沸腾,“舅舅,以后我的兵也要这样厉害。”

卫青:“……”

他都只敢想想,他们大汉可喂不出来这样的一支军队。

李世民等一众战场上下来的更是眼馋,一个赛龙舟真是赛出来千军万马的气势,这若是放在他们这,参军不知道有多抢手。

一个个的肌肉鼓鼓囊囊的,看得不少大肚子、肉松垮的人都自卑了。

倒是成了婚的妇人看得目不转睛,大姑娘们还知道害羞地看,她们就大大方方许多了,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可不得好好看看。

旁边得男人:敢怒不敢言,害怕被攻击。

成了婚的妇人攻击力和没成婚的简首是天差地别。

汉唐的公主们望着上面的肌肉,顿时觉得前端时日喜欢的秀气男宠不那么合心意了。

“不过,真要有看点,还是得看北方的龙舟。”

然后便是一阵人仰船翻的情景。

同样宽阔的江面,之前那是百舸争流,这边就是互相碰碰船。

速度都暂且先不提,这个线路走的就有些不对,怎么能从第西水道一路撞翻三艘龙舟后横跨到第七水道呢?

还有龙舟上的小伙子们嗞哇乱叫什么,被你们撞得翻船的人才该叫啊。

哦,他们正在咕噜咕噜冒泡。

“虽然不能以偏概全,但北方不善水战还是有道理的。南方是救屈原,北方某些发挥失常的那就是去陪屈原。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是大家的一片心意,相信屈原看见的热情定然会欢迎的。”

屈原:……大可不必。

还不如之前那样水花抽大嘴巴,这一个个翻下来,看得他都担心这群后世子孙该不会还要他显灵去救吧。

最过分的是那些在地上划龙舟的,是不是太过分了点?

镜头拉近到岸边,密密麻麻的人群外还有各种小摊小贩,穿得十分喜庆的跳广场舞的阿姨们,着装统一、手里还带着粉红的扇子,一个个舞动着自创的秧歌舞。

拉二胡的大爷挤不进去干脆坐在石墩子上慢悠悠地拉二胡,安静地陪着屈大夫。

最吸引人的还是各种小吃摊,基本上人满为患,空气里都充满着各种香味,小朋友们手里抓着棉花糖和烤串追着龙舟跑,手腕处还绑着一个大气球。

年轻的男男女女们手里的小吃更是没有停下来过,一个个嘴巴不停地嚼动,有伙伴的互相拼着吃,力争能吃完一条街。没伙伴努力吃完一小份,绝对不能潦草地以肚子吃不下放弃这么好的氛围吃东西。

可把天幕下的人馋坏了。

“哎呦,那些小姑娘也挺能吃的,一个个从头吃到尾,手里还有一大杯饮子。”

“看上去油汪汪的好好吃,那个红彤彤的是什么?”

“炸肉的油好亮啊,这么大的肉炸出来能不好吃吗?”

哪怕没有吃到他们嘴里,但光是卖相就足够想象有多好吃。而且那么大块的肉放在油里炸,放了那么多的调味料,哪怕是蘸鞋底子肯定都好吃。

乾隆看着龙舟,突然嫌弃道:“上面的雕花还是差了点。”

比不得他下江南的龙舟。

和珅思考,若是明年他们也办的话,是不是也能找几个商户出钱。

他刚刚可是眼尖地瞟到许多赞助的字样,瞬间理解了里面蕴含的商机。

天幕上一片欣欣向荣,有珠江支流上正在弯窄河道玩甩尾漂流的龙舟,旁边的观众还在疯狂鼓掌;

粽子工厂正在流水线地生产粽子,机器人的出现让众人不可置信;

上百名年轻男女穿着各朝代服装聚集在露天的广场吃着粽子火锅;

……

夜幕降临,无人机组成屈原头像划过天际。

屈原望着不似人力之为,这般手段若是放在现在的时代,众生都要奉他为天神。

李白看着这万家灯火忍不住诗兴大发。

“端午安康。”

无数声轻声的呢喃祝愿发自真心,哪怕端午在他们时代依旧是恶月恶日,可见到后世的安康幸福,他们衷心祝愿,以及深深期盼。

林悦等到这一片幸福美好的场景结束后,给了他们享受的单独时光才出声。

“说到传统节日,自然不能少得了中秋,只不过现在中秋月饼己经成为吐槽重灾区,月饼现在都开始包金箔了,月饼礼盒因人而异,几十块钱到上万不等,嫦娥仙子看了都怕是想要下凡带货。”

她把各种过度包装的月饼礼盒放出来,上面的标价尤为明显。

始皇帝看着那么大一箱子就包装着六个、八个小小的月饼,里三层外三层的包装拆起来都费劲,嫌弃地说:“若是大秦兴起这股风气,定然要严加惩治。”

刘邦则是看着五颜六色的包装纸,羡慕道:“后世子孙真是会享受,这么好的包装就这么撕开扔掉了。”

花花绿绿的纸给他不知道能哄多少人。

“老规矩,先从周朝开始说起,反正无论是什么节日,都是祭祀们跳祈福驱邪舞。”

周天子看着天幕上那个标注着周天子的小儿人和祭司们一块跳,很想说他们虽然遥远了点,但真不是这副穿兽皮、围草裙的模样。

祭司略微僵硬,向来严肃的脸上浮现出些许尴尬:“何方妖孽?”

林悦放的是原始小人穿戴兽皮裙的模样,难怪让他们无语。

刘彻还自得起来:“还是我上林苑的祭坛更加气派。”

“秦汉时期的中秋节没有什么好说的。”

秦汉:虽然他们不在意这些,但没什么好说的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他们也没有很想听,但天幕你不说真的很不给面子。

“唐朝的中秋就有趣多了,大唐时的长安城可是所有人心中的向往,那是世界的中心。想象一下,中秋时李白、杜甫、王维这些诗人凑到一起吟诗作画,不知道又能创作多少名传后世的诗文。”

“主要是我己经过了需要全文背诵理解的年纪,所以对于这件事不介意,但如果是我读书的时候,那只有一个想法:李白大大,你们还是喝酒吧。”

李白笑得不行,不过他也能理解,如果现在有人要求他将所作的诗词全部背出来,他也无法完成这个克扣的要求。

比起背出来,重新有感而发作诗出来或许更容易。

年轻时的杜甫:“若是能与李太白喝酒作诗,我真是此生无憾。”

年迈的杜甫浑浊的眼睛望着天幕上繁华的长安城,闪烁着泪花。

长安啊!大唐啊!

李世民则是欣慰地望着夜色下灯火通明的大唐,还故作谦虚地说:“天幕把大唐描述得太好了,这么好的夜景,我们大唐现在也见不到。”

不过能让后世人觉得自豪,他的小尾巴都要来了。

难得魏征没有出来怼他要自谦,看着梦中一般的长安,他们同样沉浸又自豪。

“来到宋朝则更是繁华了,《梦粱录》中记载的临安夜市更是古代封建社会之最。商贩挑着月饼吆喝,遇见了贪吃的苏轼,苏轼拎着月饼去弟弟苏辙家蹭饭,然后兄弟俩快快乐乐过中秋,那样苏轼就不会写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看到自己的小人儿出现还挺乐呵,听见未来的诗文同样惊喜,忍不住重复念叨几句,像他能写出来的词。

苏辙则更像是一个兄长,未来他和兄长会相隔千里,导致中秋兄长都只能作词思念他吗?

苏轼突然啊一声,苏辙紧张地看过去,以为兄长终于意识到词里的含义,就听见他说:

“谁说只能在中秋吃月饼?”

“子由,我想吃月饼了,蜜饯味的。”

苏辙撞上兄长真诚的目光,一如既往的妥协:“临安的商家应该会抓住这波机遇,明日定然能买到的。若是买不到,可以请人订制一批。”

苏轼这才满意地放过弟弟,当然钱也是弟弟出。

“明朝关于月饼还有一个有趣的时期,当初张士诚往月饼里面塞纸条,那就是起义的密码。果然古代的手段差不多,有往鱼肚子塞纸条的,现在连月饼都被利用到了。”

朱元璋没想到张士诚当年起义居然还有这么一回事:“好个张士诚,居然还玩这一招。”

正在往月饼里塞纸条的张士诚:“……”

好啦,现在连纸条都不用塞了,首接起义吧。

切换到现代中秋实况。

“现代的中秋有些魔幻,大多数年轻人可能中秋都无法回到家陪伴家人,只能通过手机视频和家里人云赏月。”

天幕下众人:“除了千里传音居然还能相隔千里见面?”

不过,有那么方便的大铁车,后世的人还无法回家过中秋吗?

“但中秋的月饼卖得如火如荼,甚至还上演了AI嫦娥带货卖月饼。”

“哇,嫦娥仙子长这样吗?”

“肯定不是啊,这个嫦娥仙子和之前陛下的小人儿模样差不多,肯定不是真的。”

但凭空捏造一个嫦娥形象,这和女娲造人的神仙手段有何区别。

“照样还有忙得机器冒烟的月饼生产厂家,虽然都说每年吃的都是僵尸月饼,但每年工厂也没少忙活。确实很神奇,每年都卖不完,像是自动刷新的小怪一样,各大超市一到中秋就刷新月饼,一过去便立刻消失。”

价格同样一落千丈,显得当天买的像是冤大头。

可偏偏每次过中秋走必须要走的亲戚时,必不可少的需要提一带月饼。

“唐朝的一个月饼很贵,普通百姓或许都吃不起,而我们一年的月饼市场就能达到几百亿。”

李世民:“几百亿?”

他实在是听不得这么轻飘飘的语气,如果大唐一年的月饼能带动几百万的银子入账?

光是想想都幸福。


    (http://xwcsw.com/book/GHDH0F-4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wcsw.com
下午茶书屋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