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的冬天来得迅猛。寒风像刀子刮过街道。林薇的工作步入深水区,开始独立负责部分投资组合的风险监控,首接面对追求收益最大化的交易员。
“林工,这个VaR值是不是算错了?”资深交易员老陈指着红色警报,语气不满。
林薇调出数据、模型参数:“陈经理,昨天外围市场黑天鹅事件导致相关性矩阵变化,联合风险被模型捕捉。预警提示风险超阈值,需您关注评估。”声音平稳,但喉咙因紧张微紧。
“又是模型!现在割肉损失谁负责?”老陈提高音量。
“模型计量潜在风险。预警是提示,决策权在您,但敞口须控限额内。”林薇坚持原则,手指收紧。她害怕在这种冲突中“失控”,害怕失去专业形象和“稳定”。
每一次交锋都消耗心力,加剧她对“稳定”被打破的恐惧。她囤积生活品,反复检查门锁,不敢轻易更换护肤品。吴哲的消失让她对世界的基本“稳定性”产生了根深蒂固的怀疑。
沈屿在深圳,被紧张的项目周期填满。智能手表新品量产在即,问题频出。他像救火队员,日夜扑在工厂和研发上。深圳的温暖也驱不散疲惫。
联系变得稀疏。一次难得的周末,林薇窝在家看书。沈屿发来消息:
> **沈屿** :[深圳湾大桥夕阳照] 难得不加班。这边视野开阔。你那边怎么样?
林薇看着照片,涌起羡慕和寂寥。
> **林薇** :刚下小雪,很冷,窝家里看书。羡慕温暖。
> **沈屿** :节奏太快,喘不过气。你们年底忙吧?
> **林薇** :嗯,年度回溯测试、监管报送… 堆成山。你们新品快上市了?
> **沈屿** :下周发布。现在最紧张。发布会后…想休几天假出去走走。
林薇心跳漏了一拍。“出去走走”?会回北方吗?念头闪过,被她压下。害怕期待落空。最终只回复:
> **林薇** :嗯,该放松。注意安全。
对话打住。沈屿那句“出去走走”带来的微妙试探气息,被林薇的谨慎迅速吹散。二十一小时的距离,仿佛瞬间化作无形壁垒。
几天后,一次工作间隙,沈屿看到朋友圈有人晒婚礼请柬,忽然想到林薇。他犹豫了一下,发了一条看似随意的消息:
> **沈屿** :最近看朋友圈好多晒结婚的,感觉大家都好快。你和吴哲…是不是也快啦?[偷笑表情]
这条消息像一颗炸弹,瞬间在林薇的手机屏幕上炸开。**吴哲!结婚!** 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像淬毒的针狠狠扎进她还未愈合的伤口!沈屿**完全不知道**他这句无心的调侃,触碰到了她最深的禁忌和伤痛!巨大的痛楚、被强行压抑的屈辱、以及对沈屿“哪壶不开提哪壶”的瞬间怨怼,猛地冲上头顶。她脸色瞬间惨白,手指颤抖,几乎拿不住手机。
过了好几分钟,她才勉强压下翻腾的情绪,用尽力气回复,语气刻意平淡到近乎冰冷:
> **林薇** :没有的事。早分了。忙,先不说了。
沈屿收到回复,愣住了。“早分了”?语气这么冷?他意识到自己可能说错话了。吴哲和林薇分手了?什么时候的事?为什么分?他完全不知道!他本想追问或者道歉,但林薇那句“忙,先不说了”带着明显的拒绝和疏离。他懊恼地抓了抓头发,只能回复:
> **沈屿** :哦哦,不好意思… 那你先忙。
这次尴尬的对话后,两人之间本就存在的无形壁垒似乎又加厚了一层。林薇心中对沈屿升起一丝难以言喻的怨气(尽管她知道他并非恶意),更坚定了保持距离的决心。而沈屿则陷入了困惑和一丝莫名的失落,他意识到自己错过了很多关于林薇的重要信息,他们之间那“二十一小时”的距离,似乎还包含了巨大的信息鸿沟。咫尺天涯,莫过于此。
星耀科技的新品发布会成功引爆市场。然而,一家权威科技媒体曝出核心传感器在特定环境(高湿度运动后)数据严重失准的问题,质疑健康功能可靠性。舆论发酵,股价下跌。
作为产品负责人,沈屿首当其冲。连续几天,他被架在火上烤:向高层解释、面对市场和公关质询、与技术团队熬夜复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压力巨大,睡眠严重不足,心力交瘁。
一个深夜,实验室里,技术总监确认问题存在,至少需要两周才能推送固件更新。负面舆论将持续发酵。沈屿靠在冰冷的实验台边,看着刺眼的错误数据曲线,挫败感和孤立感汹涌袭来。他下意识点开林薇的微信头像。他想听她说句话,哪怕一句“还好吗?”。那个远在二十一小时路程之外的安静身影,成了他唯一想抓住的浮木。他编辑文字:“这边出了点事,压力好大…” 但在手指尖即将点击发送瞬间,他停住了。
他想起了林薇。想起了她最近冰冷的回复(关于吴哲),想起了她现在高压的工作。他此刻的负面情绪,会不会对她造成困扰?会不会让她更疏远?他有什么资格倾倒困境?他们之间,又算什么?朋友?似乎不够。他最终删除了文字,关掉手机,屏幕朝下扣在办公桌上。强迫自己聚焦数据。南国夜晚闷热,他却感到刺骨寒意。
**与此同时,首都。**
林薇正经历着工作上的巨大挑战。T证券承销的一家大型地产公司债券突发违约风险,市场恐慌,债券价格暴跌。作为风险监控人,她需立即评估对自营盘和代客理财的冲击,计算潜在损失,紧急制定风险缓释方案(强平、增抵押品、对冲)。
时间紧迫,市场剧烈波动。林薇和团队连续加班超48小时,精神高度紧绷。核对持仓、对手方信息、抵押品估值,在复杂模型中输入最新参数,生成压力情景损失预估。张总监坐镇,气氛凝重。林薇必须绝对冷静专注。
就在高度紧张时,手机屏幕亮了一下,微信提示。她瞥了一眼,是沈屿的头像。显示“对方正在输入…”,持续几秒,然后…状态消失。没有新消息。
这个细微变化,像小石子投入冰湖,在林薇紧绷的神经上激起涟漪。沈屿?工作时间(深夜)欲言又止?他那边…出了什么事吗?担忧瞬间攫住她。但下一秒,更强大的恐惧感攥紧心脏!**害怕失去!** 如果沈屿真遇到大麻烦,甚至…她不敢想!她害怕知道坏消息,害怕面对“失去”!她下意识想逃避!同时,张总监严厉的声音响起:“林薇!第三组压力测试结果出来没有?风控委员会等着要!” 现实的压力像冰水浇头一样,砸的林薇瞬间清醒的从那种情绪中抽离出来。
“马上!复核最后参数!” 林薇高声回应,强迫视线钉回数据屏幕。她用强大意志力,将担忧和对“失去”的恐惧,狠狠压回心灵深处。现在,她必须像精密机器运转。任何情感波动,都可能危及工作和来之不易的稳定。
之后的几天,她最终没给沈屿发消息。沈屿那边也再无动静。那个深夜的“对方正在输入…” 成了无声谜团,被各自压力和林薇内心深处的恐惧掩埋。南国惊雷与北地寒霜,轰鸣与凝结,那根维系微弱联系的线,似乎被拉扯得更细、更脆弱。二十一小时的距离,从未如此遥远。
(http://xwcsw.com/book/GJJGCC-4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wc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