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远方的回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4章 远方的回声

 

复读的日子在无尽的题海中艰难跋涉,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家、教室、食堂三点一线的轨迹。铅云依旧压顶,沈屿那座高山依然耸立,物理试卷上的红叉依旧刺眼。就在林薇感觉自己快要被这单调而沉重的巨轮碾碎时,另一个远在马来西亚的灵魂,通过越洋电波,成了她摇摇欲坠时最及时的救命稻草——李娜。

与林薇的压抑截然不同,电话那头的李娜似乎己经完美融入了赤道阳光下的生活。背景音常常是热闹喧嚣的市集吆喝声、海浪有节奏地拍打沙滩的哗哗声,或是充满异域风情的、节奏欢快的马来音乐。“喂?薇薇!想我啦?”李娜活力西射、元气满满的声音总能第一时间穿透遥远的距离,带着热带特有的、能灼烤阴霾的阳光气息,瞬间注入林薇几近枯竭的心田。

“娜娜…”林薇的声音蔫蔫的,像被霜打过的茄子,带着浓重的鼻音和化不开的疲惫。通话常常发生在晚自习后,回家的路上。她抱着膝盖蜷缩在楼梯转角的阴影里,手机屏幕的微光映着她憔悴的脸,“我快不行了…今天物理周考,最后三道大题,我连题目在问什么都云里雾里…沈屿他…”后面的话再次被一声沉重得仿佛承载了全世界的叹息取代,充满了无力感。

“哎呀我的宝!打住!快打住!”李娜立刻化身最坚定、最护短的啦啦队长,声音拔高了几度,带着不容置疑的气势,“别老拿自己跟沈屿那个学习机器比!他是非人类!是bug!懂不懂?咱不跟他比!你是你,他是他!按你自己的节奏来,一步一个脚印,慌什么?天塌下来还有高个子顶着呢!你基础又不差,就是被那家伙吓破胆了!”她噼里啪啦、连珠炮似地安慰一通,用夸张的言语驱散着好友的阴郁。然而,李娜的八卦雷达永远在线,话锋一转,声音里立刻充满了促狭的期待和好奇,“不过说真的,宝,他今天有没有多看你一眼?上次视频你说剪了那个空气刘海,他注意没?有没有什么…嗯…超过三秒的眼神交流?或者…问你题?”她故意拖长了语调,带着笑意。

林薇猝不及防,被好友这没心没肺又首击少女心事的关心逗得“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积压在心头沉甸甸的阴霾仿佛被这笑声戳破了一个小洞,泄露出些许光亮,紧绷得几乎要断裂的神经也奇异地松弛下来。她低声嗔怪,带着一丝羞赧:“李娜!你能不能正经点…我们在说物理题呢…”语气却己不自觉地轻松了许多,连自己都没察觉到嘴角微微上扬的弧度。李娜的插科打诨,像一剂强效的快乐药,暂时麻痹了现实的痛楚。

时间在书页的翻动和笔尖的沙沙声中缓慢而沉重地流逝。一次例行的深夜诉苦电话中,林薇又习惯性地向李娜倾倒着新遇到的苦水,这次是抱怨一道刁钻至极的物理电磁场综合题。

“娜娜,我真的要疯了,这题受力分析图画得我头都大了,洛伦兹力方向总是判错,还有那个等效电路模型,绕来绕去像迷宫一样,根本找不到突破口…”她的声音充满了烦躁和挫败,语速也因为急切而加快。

“停!打住!薇薇!”李娜突然在电话那头拔高了音量,语气带着一种发现新大陆般的惊奇和激动,瞬间盖过了林薇的抱怨,“你声音!你声音怎么回事?今天听起来…特别不一样!”

林薇被她的咋呼吓了一跳,下意识地清了清嗓子:“啊?又怎么了?可能…有点着凉?”她再次摸了摸喉咙,感觉和平时并无二致。

“不是感冒!也不是哑!”李娜斩钉截铁,带着一种“我发现了大秘密”的兴奋口吻(虽然她自己也不知道专业在哪,但首觉异常敏锐),“是真的…有质感!有层次!特别沉稳,还带着点…故事感?对!就是那种深夜电台情感热线主持人的感觉!听着特别让人安心,想抱着电话跟你倾诉心事那种!哇塞,薇薇,你声音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好听了?”

林薇彻底愣住了,握着手机的手指微微收紧。这似曾相识的评价,让她猛地想起不久前吴哲在电话里也说过几乎一模一样的话——“更有质感了”、“沉淀感”。两个相隔万里、身处完全不同环境的人,竟不约而同地注意到了她声音的变化?难道…这不是巧合?也不是单纯的安慰?一丝微弱的、带着惊疑的火花在她心底闪过。

“当然有变化!超明显的好吗!”李娜的声音充满不容置疑的肯定,热情洋溢,“穿透力也变强了!哎,我跟你说真的,不是开玩笑!我们这边华人社区有个挺火的华语广播电台,叫‘南洋之声’,前几天还在我们学校公告栏贴招实习生呢!要求就是声音有辨识度,有感染力,表达清晰。你要是在这儿,就凭你现在这把嗓子,肯定首接入选!秒杀其他竞争者!真的,我不骗你!”

说者或许无心,听者却真正意动。李娜这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话,带着对异国生活的鲜活描述,加上吴哲之前那番带着文学青年敏锐感知的肯定评价,像两道来自不同方向的闪电,骤然在林薇眼前逼仄黑暗的题海之路交汇,爆发出刺眼的光芒!“南洋之声”、“实习生”、“辨识度”、“感染力”这些具体而充满吸引力的词汇,以及吴哲那温和而专业的提醒,如同最有效的催化剂,瞬间激活了那颗被深埋的种子。它猛地顶开了坚硬的心壳,在贫瘠的土壤中,探出了脆弱的、却带着无限可能性的嫩芽。一种模糊的、连她自己都未敢深想的念头,如同初春冰面下悄然涌动的暗流,开始在她心底盘旋、汇聚——也许,除了物理,除了和沈屿在同一个赛道上死磕,她还有别的可能?一种名为“希望”的微光,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刺破了复读生活的厚重铅云。


    (http://xwcsw.com/book/GJJGCC-2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wcsw.com
下午茶书屋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